2023 / 9 / 2
《十二公民》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犯罪悬疑片。影片讲述的是,在一所政法大学内,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们迎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补考,按照西方法律的模式,由学生们模拟组成法庭,分别担任法官、律师、检察官等角色,审理一桩近期社会上发生的充满争议与疑问的富二代弑父事件;另外还遴选了12位学生的家长,组成陪审团,共同参加案件的模拟审理。这些陪审员来自社会不同阶层,有房地产商、保安、保险推销员、法学院助教和检察官等。他们互不相识,按照规则,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,将依据表达自己判断发表意见,经不公开讨论达成一致后,才能形成对本案的最终“判决”,并结束“审判”。
电影中的陪审团成员们具有不同的职业、阶层和社会背景,在讨论案件的过程中,必然也展现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。在第一次投票中,大部分成员带着不同的偏见和成见,轻易地将罪名扣在了富二代的身上。但随着审理的深入,每个陪审团成员都开始认真思考案件的细节和证据。他们逐渐发现,这个案件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,一些证据和证词之间存在矛盾和疑点。比如,刀伤的问题,根据对死者身上致命伤的观察,可以确定刀伤是向下、向内的。而死者与富二代之间有11cm的身高差异,因此富二代不可能造成这一刀伤。再比如,现场目击者的证词问题,据称看见富二代行凶的女人,她鼻梁有两个印子,这明显是由于长时间眼镜造成的。作为一个近视眼,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,在夜晚昏暗的环境中,能清楚地看见10米外的完整凶杀过程并确认富二代的面貌特征,是很难做到的。因此,她的证词将凶手直指富二代,也是存在重大疑点的。
影片对这些推理过程,进行了抽丝剥茧的深入展示,其间还穿插着对12个陪审员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叙述刻画,既有对他们早年的人生经历的追溯,也有对他们内心的隐密往事的深挖。从影片所要传达的信息看,其着墨最多的是,通过一次陪审活动,解析折射出人们因价值观不同而引发出在情感、认知、判断等方面的不同表达;很好地诠释了人和人之间,因主观认知的不同,在同一件事上往往会作出现巨大的判断差异。不同的人们,对待复杂的事情,要想统一思想,实事求是地还原本真,是非常困难的。
通过观影,我感受最深的是,坚持法治精神,以法律为准绳,以事实为依据,全面、客观地审视每一个案件,确保每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。尤其是疑罪从无的理念十分关键,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,应该始终摒弃主观因素的干扰,始终讲事实重证据,决不能仅凭猜测和推断就判定一个人有罪。